社区知己健康管理的开展,转变了慢病患者的生活方式,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——本报记者 王君平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09年4月16日 15 版)
张先生在北京市西城区的金五星商场做五金生意,这一段时间生意特别好,原先积压的近百个小杆秤竟然脱销了。小秤都被附近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居民买回去秤食物了。 在西城区德胜社区,62岁的许勇老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。参加知己健康管理后,上菜市场买菜的时候,他不问人家多少钱,而问人家多少克。量出为入,他根据运动消耗来决定自己吃多少食物。 在北京市,知己健康管理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,通过健康教育和量化饮食、量化运动、个性化生活方式指导以及结合合理用药等方法和技术手段,使慢性病的非药物调理充分发挥作用。自2005年5月试点以来,北京知己健康管理项目已覆盖8个城区4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。截至2008年底,共管理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个体8000余人,参加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有效率达到74%,控制率达到59.7%,高血压患者有效率达到89.3%,控制率达到87.5%,同时体重、腰围等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,血脂四项也得到明显改善。 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病就得吃药,除了吃药还是吃药。76岁的北京市西城区安北社区的何先生说,光吃药也不行。饮食不加控制,油、盐不加限制,管不住嘴,又迈不开腿,结果药越吃越多,初只吃1片药,后来要吃3片药还控制不住血压。 以前去公园健身,各种运动也没少参加,为何效果不明显?主要是没有有效运动的概念。何先生参加了知己健康管理,带上类似BP机的能量监测仪后,医生告诉他运动的过程中不能停。有一天晚上,何先生发现能量消耗仪的指示没有达到指标。尽管天还下着雨,他仍打着雨伞出去在小区内飒爽地走,直到达到要求,他才回去踏踏实实睡觉。 合理饮食,有效运动,在这段时间里,医生帮着何先生调整了几次用药量,降压药从3片降回到1片。 一看就懂,一懂就用,一用就灵。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社区居民说,带在身上的能量监测仪,像个警察督促着你管住嘴、迈开腿。三个月下来,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这么慢慢改变了。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王汉亮教授说,知己健康管理是调理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效方法,及早发现并降低健康危险因素,终让患者学会一套自我管理方法,真正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。 不花钱的“健康保姆” 马鹏涛是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。初开展知己健康管理的时候,她感觉自己像推销员似的。那些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居民都在犯嘀咕,什么知己健康管理,准保是让你买东西,这个小仪器说不定多少钱呢。她说,只收押金,不收其他费用。三个月后,交回监测仪器,退还押金。 知己健康管理是一件很耗时、耗力的事,平均每次针对一个患者的指导就需要40分钟左右。马鹏涛说,去大医院,医生3—5分钟就打发他们了。来社区就不一样了,告诉他们一口肉两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菜,把泛泛说教变成具体的指标,让老百姓听得懂,患者执行起来就心中有数。特别是通过能量监测仪来进行实时监控,能够准确掌握每个患者的状况,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。 北京市已将知己健康管理列入医保报销范围。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人员,按每人100元收费,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报销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韩琤琤主任说:“我们连政府规定可以报销的100元都免收了。开展知己健康管理,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,相当于社区居民不花钱请了个‘健康保姆’。” 从病后调理到病前预防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张大发说,患者通过社区慢病综合管理,提高了生活质量,降低了医疗费用的支出,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,实现了“病后调理”到“病前预防”的转变,其间接减少医疗费的支出是难以估量的,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潜在压力,减少了老龄化社会和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。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说,通过健康教育、健康促进、慢病管理和其他公共卫生建设,使老百姓少得病,晚得病,好做到不得病,这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。近几年来,北京市通过试点逐渐在社区推行的慢性病知己健康管理,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生活方式的转变,降低了医疗费用的支出,深受老百姓的欢迎;同时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声誉,并使社区医生掌握了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,为社区慢性病防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。它体现了疾病预防和医疗保险管理关口前移的战略方针。为此,北京市已将知己健康管理纳入《健康北京人——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(2009—2018)》中。 |